“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这灵动的洞庭意象,如今化作一座承载千年湖湘文明的现代文化地标。洞庭湖博物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匠心打造,将诗意的想象转化为宏阔的建筑,雄踞湖南省岳阳市280亩湖滨之地,5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群恰似一枚镶嵌在洞庭“银盘”中的“青螺”。
作为国内地标性的湖泊主题综合性博物馆,它通过展陈演绎、学术研究、文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核心功能,构筑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文化中枢,让千年洞庭的生态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
洞庭湖博物馆主体建筑包含四层功能空间:负一层设置5D生态剧场,一层为自然主题展厅,二层规划临展区域,三层设人文历史展区。
其中地下5D生态剧场作为核心展演场所,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观众容纳量约200座,其表演剧目《洞庭幻境》由知名先锋导演李彦执导,通过声光电集成系统构建叙事场景,形成交互式沉浸观演环境。
洞庭湖博物馆采用专业音频设备构建声学系统,集成Mission(美声)、Wharfedale Pro(乐富豪)等品牌的专业扩声设备,搭配XILICA(声丽佳)音频处理系统,为馆内序厅、水景剧场、麋鹿剧场、5D生态大剧场及河道空间等十余个功能区域提供专业扩声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IAG先歌国际技术设计团队与独立顾问Marko Jovanovi?共同设计及调试,并由湖南明和集团安装。这套系统通过多声道环绕声场设计,满足不同场景的展览演绎需求,与影院的一系列视觉映射、水景效果、移动机械和灯光相得益彰,为博物馆的声学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01
项目难点
洞庭湖博物馆突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严苛物理条件约束下需同步实现多重目标:保障大空间声场均匀覆盖,适配复杂场景动态需求,兼顾建筑美学融合,完成生态主题高精度声学还原。具体挑战呈现为四维技术矛盾:
1.多空间的差异化需求
馆内场馆展厅众多,荷境剧场、渔村剧场等组成的5D生态剧场与序厅、教室等模块形成空间连续性结构,数字艺术构建虚实相生的观演现场,要求扩声系统协调“文化+科技”双重目标,依据不同区域功能特性实施差异化配置,对团队的设计协调能力提出考验。
2.地下5D剧场的声场控制要求
5D剧场层高超过10米,为保障观众视线无遮挡,需严格限制线阵列音箱布置长度。而顶部灯光轨道设备进一步压缩安装空间。扩声系统需在有限空间内解决水平声干涉问题,同时满足语音清晰度与声像定位精度要求,并预留维护通道。此外,移动道具的频繁调度对音箱系统的抗干扰性与可靠性提出挑战。
3. 地下层吊装与防潮需求
受舞台水陆场景状态转换影响,主扬声器和监听音箱需全程吊装以避免浸水损坏。该部署模式不仅要求设备在吊装状态下持续保障结构稳定性与声学特性一致性,还需同步满足承重可靠性及吊装机构灵活调节需求。
4.非对称观众区声场覆盖
观众观演区呈非对称L形布局,末排与侧面区域面临声波衰减影响。扩声系统需通过精确指向性调控与声能分布优化,控制首排至末席声压级偏差,保障观众区域声场均衡覆盖。
02
解决方案
面对多因素的声学挑战,设计团队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与功能需求,以“精准指向、灵活部署、全频协同”为设计原则,构建了一套定制化的沉浸式声学系统。通过科学配置设备参数与系统架构,实现了各频段的均衡覆盖与声场的精确调控,有效解决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声学适配问题。该系统既满足了博物馆多元化的声学需求,又保持了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主扩声系统
鉴于5D生态剧场对于扩声系统的严苛要求,该区域采用Wharfedale Pro WLA无源线阵系列搭配XLA无源线阵系列来实现大空间中声场均匀覆盖与高清晰度音效的平衡。此系统支持多轨沉浸式音频,可满足场馆未来不断扩展变化的需求。
核心扩声设备选用WLA-115同轴混合曲率线阵音箱,其精密的箱体设计化解高度与视线限制之间的矛盾,一体化同轴单元设计与内置EVO-Fold折叠号角消除水平相位干涉,适配剧场L形空间的特殊需求,配合灵敏精准的声学技术传达震撼声音效果。
18只WLA-210XP线阵列音箱和6只WLA-210XSUB双15英寸低音音箱搭建复合低频模块,专用于剧场内移动空间的动态部署,以清晰的声学表现营造地下环绕立体音场,支持0°-10°垂直角度调节,可快速调整声场指向,适配L形观众席的倾斜覆盖需求。
针对5D剧场对低频震撼力的严苛要求,项目采用8只XLA-118SUB次低频音箱悬挂于剧院上方,箱体采用耐磨防水聚脲油漆(Tough-Tone),适应地下层潮湿环境,充足的空气推动力释放层次丰富的低频表现,还原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壮阔场景。
考虑到剧场真人实景的实时演出需求,采用Wharfedale Pro GPL-15HQ同轴音箱作为返听设备,平坦的频率响应与相位无需外部校正,以清晰迅速的反馈帮助演出及时进行调整,减少舞台事故。
馆中即将对外开放的麋鹿剧场是全国首个AR多维空间剧场,以”移动空间+AR体验“颠覆传统视听体验,采用9只Wharfedale Pro GPL-8 同轴音箱作为扩声系统,通过准确的声像定位达到低音凝聚逼真、中音层次饱满、高音细腻剔透的声音效果。
除麋鹿剧场外,序厅、河道空间、小剧场空间、通道扩声、研学教室、及水景剧场6处空间共部署66只Wharfedale Pro GPL系列全频同轴音箱和双八寸超低音箱,其高/低频共点同轴设计消除相位偏差并实现精准声像定位,保障演员台词、舞台音乐及学术报告等多类型声源的还原精度,满足复合场景声学需求。
考虑到咖啡厅、一楼通道与楼梯区域空间较小且人员流动较大,采用13只壁挂安装的Wharfedale Pro的 I 系列两通道音箱,其高精确度的外观设计适配狭小空间,精致的传感器和分频器在人员流动频繁环境中维持音频清晰度。
此外,采用Wharfedale Pro 畅销二十余年的Diamond系列中的Diamond 9.1监听音箱,其具备定制设计的双功放模式,高效精准的特性适配洞庭湖博物馆众多音频设备,自带磁屏蔽设计无需担忧电磁干扰难题。
音频驱动系统
5D生态剧场采用15台DP-N系列D类功放用于音频驱动,具备可靠性高、功率足、音色出众、适应性强等特点,其宽电压设计保障稳定输出,在地下层电网波动环境下为音频信号提供持续能源供给。同时,DP-N系列支持Dante功能进行数字音频信号传输,通过避免不必要的数模转换保障纯净音质,高度还原表演细节。
馆内其余序厅、河道空间、水景剧场、小剧场空间、楼梯扩声、通道扩声、教室、麋鹿剧场、咖啡厅9个功能区域采用22只音频类型包容度较高的DP系列数字功放,其高功率低失真特性保障场景声源还原精度,智能化操作适配场馆运维人员的快速系统管控需求。
音频处理系统
除5D生态剧场直接以数字方式接入DP-N功放之外,其余序厅、教室、水景剧场等多处馆内区域连接了XILICA(声丽佳)Solaro FR1 数字音频处理器,其低延时芯片处理架构实现“人在场馆,声如实景”的沉浸式体验。自由组合输入输通路数量的设计为场馆预留变化拓展空间。
同步搭配24组XILICA(声丽佳)输入/输出卡,构建多信号路由能力,满足剧场声音还原度与语音清晰度双重需求,保障高频次表演中的传输稳定性与声源保真度。
洞庭湖博物馆内区域模块多、空间结构较为复杂,在序厅、水景剧场、楼梯、教室、麋鹿剧场、咖啡厅与一层通道6处区域采用6台Wharfedale Pro ZEUS8×8网络音频处理器实现数字化精准调控,通过摄像跟踪功能优化馆内多处声画联动场景,内置的网页控制界面兼容Windows、Android、ios等多平台操作系统,解决空间复杂导致的操作不便难题。
考虑到博物馆内声光电多设备操作的场景,为馆内声学系统配置15台WPS-08N多功能电源时序器,实现移动端/PC端集中管控,解决复杂空间设备协同难题。
序厅、小剧场空间、教室及5D生态剧场等4处应用场景,共部署了 20 套 Mission(美声)会议系统,头戴与手持麦克风兼备。另配 11 台天线分配器及 10 对有源指向性天线,构建稳健无线链路,实现高质量的无线音频传输。
经团队调试成功后,专业扩声系统达成声学效果与建筑美学双赢,自洞庭湖博物馆正式开放以来,沉浸式的“展览+互动”模式将洞庭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可知可感的艺术盛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展,助力洞庭湖博物馆向“中国湖泊第一馆”的目标迈进,为岳阳市文旅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